Search


狂犬病在消聲匿跡五十幾年後再度出現在台灣,讓台灣在國際形象大為受損,台灣從國際上無狂犬病...

  • Share this:


狂犬病在消聲匿跡五十幾年後再度出現在台灣,讓台灣在國際形象大為受損,台灣從國際上無狂犬病的名單中排除,再度成為狂犬病的疫區,這對人民健康的保障、對於外國旅客要來台灣觀光的意願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狂犬病是在1947年也就是發生二二八事件的那一年,國民黨因貪污舞幣,被共產黨逐出中國大陸「轉進」到台灣,隨著中國大量軍民的移民,狂犬病也在1947年由上海傳到台灣來,而在1948 年 4 月 15 日由林宗義醫師在臺大醫院發現第一個狂犬病病例。
台灣就在中國國民黨退守台灣之後,人的狂犬病正式由中國進入台灣,第二年後陸續有病例發生,其中以 1951 年發生 238 例,及 1952 年發生 102 例為最多。當然那時候隨著「國民黨軍」入侵台灣的不只有狂犬病。因為隨著國民黨軍來到台灣,做事馬馬虎虎只重表面作風的惡習,導致行政效率低落及整個公共衛生體系的崩潰。當時增加的不只是狂犬病從無到有,連原來少見的傳染病也急速增加,例如:在1942年,全台灣只有一例天花病例,無人死亡。但在「光復」後1946年,台灣又發生了天花流行,共有1561人生病,315人死於天花,1947年流行更擴大為5193人發病,1725人死亡。霍亂也一樣,日本統治期間,各種防疫努力使霍亂自1920年後每年只有零星個案,如1942年只有7名霍亂,無人死亡。但到了1946年,共有3809人得到霍亂,其中2210人死亡,致死率高達58%。鼠疫也一樣,本來1918年以後均無個案,但台灣「光復」後,鼠疫也跟著光復。1946年出現30年來首見的14名病例,其中4名死亡。傳染病中最可怕的是結核病及瘧疾,在光復後1946年,死於結核病的人數,增加了3倍多,瘧疾感染率也由日據時代的2.9%增加到光復後的20-40%,全台每年有一百多萬人感染瘧疾。
台灣狂犬病在公共衛生體系逐漸恢復以後也就跟其他傳染病一樣受到控制,在1959年人的狂犬病已消失,1961年連動物也皆無發現狂犬病,也就是台灣正式成為狂犬病根除地區,50多年來台灣人民沒有狂犬病的困擾。但是這幾年在馬總統大力推動中國和台灣的交流,除了中國觀光客大量來台灣,以及和台灣的貿易頻繁,各種和中國相關的傳染病也陸續威脅到台灣。狂犬病在一年多前(甚至更前)被人發現有可能已經入侵台灣的動物,尤其是鼬獾,但是在農委會密而不宣的情形之下,經過這一年多來可能已經造成流行甚至漫延到其他動物,目前已通報至農政單位的鼬獾死亡數至今已75隻,真正的數目更是不止此數,也因為動物的感染增加,專家估計發生動物感染一年至一年半左右也會發生人的狂犬病的病例,最近發生人被已感染的鼬獾咬傷,終於造成全民的恐慌。
雖然狂犬病死亡率高達100%,但目前我們可以用人類的狂犬病血清蛋白及狂犬病人用疫苗救治,事實上大部份的病例即早處理皆可治癒。而比較重要的是因為長久沒有狂犬病流行,經常性接觸動物的人員,包括:獸醫師、動物園員工…等,恐掉以輕心未施打過狂犬病的疫苗,這些人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施打疫苗,避免接觸動物時被咬傷而罹病。而民眾應於這段時間不要去接觸到各種野生動物,尤其是貓、狗、觀、蝙蝠、鼬獾…等等,有可能帶有病毒的動物。如果有看到動物屍體或是飼養的動物有發現疾病或個性改變,應通報相關農政單位予以診斷;正常的家戶貓狗等寵物也要盡快施打狂犬病疫苗,以避免感染。這些作為並不是非常困難達到,在台灣50年前各種條件皆較差時,也是可以將狂犬病有效滅絕,何況是現在有疫苗可使用,應該控制狂犬病不是那麼困難。
 但重要的不是狂犬病可怕,更可怕的是農政單位的刻意掩蓋疫情。由於掩蓋疫情使得非常多的動物已經受到感染,才會進一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對於這次台東鼬獾咬傷住民的個案,究竟是不是感染狂犬病?農委會防檢局還是一味的想要逃避,一直到醫生堅持檢查結果就是狂犬病,才接受事實。事實上目前已經有多隻感染狂犬病毒,顯然狂犬病毒已正式進入台灣,而且可能已經有很多動物皆已感染,甚至錢鼠也已感染。所以我們要強調農政單位不應該再用掩蓋疫情的方式來處理傳染病的問題。農委會在討論的過程當中,竟然還說出由於PCR(聚合脢連鎖反應)太敏感,容易有假陽性,試圖不接受檢驗結果。這種講法已經是不適合來做防疫的官員,因為公共衛生的理念是在「敏感度」,寧可診斷不確定也要當成可能是來提高警覺,只有臨床醫師才是以「特異度」來做疾病的診斷。公共衛生為了及早控制疫情是要以「敏感度」而不是「特異度」作考量。一個官員竟然不知道這種攸關公眾安全健康的事情要以敏感度出發而不是以特異度出發,那這樣子就是不對的。防疫官員不應該有臨床醫師的態度,而是要以公共衛生官員的態度,這是我在做疾病管制局局長和衛生署署長時一再跟部屬強調的。公共衛生擔心的是「假陰性」不是「假陽性」,只有臨床醫師才在怕假陽性。公共衛生要有作為,因此很怕有「假陰性」存在而忽略了及時的防疫。所以掩蓋疫情是最要不得的,掩蓋疫情就會讓疫情擴大,這是一個主管傳染病防制的防檢局最不應該有的態度。
馬英九擔任總統後,隨著兩岸的交流增溫,台灣越來越向中國靠攏,作法也越來越像中國,什麼事情都用掩蓋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國防部洪仲丘被操死事件也是一再掩蓋與逃避,現在竟然連狂犬病也在用掩蓋與逃避的方式處理,政府沒有面對解決問題的勇氣,只想呼嚨過去,這是防疫上一個最大的敗筆。
狂犬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掩蓋疫情,以及不想改進只想掩蓋真相的政府。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 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董事長 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 前衛生署長 前疾病管制局長 前嘉義市長 第七屆不分區立法委員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創會理事長
View all posts